公共政策历年试题


发布时间:2007/3/8     发布地区:达德教育     信息来源:www.dadeedu.com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体现了(        )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
B.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C.“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
D.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
2.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的研究重点是(        )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
C.政策制定和执行                                 D.政策执行和评估
3.对公共政策学描述正确的是(        )
A.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企业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B.公共政策学还不具备基本的学科要素,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C.对公共政策的动态分析主要就是对政策过程的分析
D.公共政策学是与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并立的一门“显学”
4.“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描述政策制定系统的(        )
A.线性结构                                           B.职能结构
C.线性—参谋结构                                 D.矩阵结构
5.公共救助政策属于(        )
A.社会政策                                           B.政治政策
C.经济政策                                           D.教育、文化、科技政策
6.“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安德森政策分类中的(        )
A.分配性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                                 D.再分配政策
7.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领袖人物                                           D.利益集团
8.国家通过特定公共政策对权力资源进行分配,这体现了国家的(        )
A.社会抽取能力                                    B.社会规范能力
C.社会控制能力                                    D.社会适应能力
9.美国议会可影响公共政策产生的途径是(        )
A.司法审查权                                        B.法令解释权
C.判例                                                  D.立法权
10.政府议程又被称为(        )
A.系统议程                                           B.公众议程
C.正式议程                                           D.权威议程
11.代表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过程的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政府模型
12.用投入—产出分析作政策预测时,要尽量用(        )
A.定量分析                                           B.超理性分析
C.定性分析                                           D.辩证分析
13.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参与者最少的阶段是(        )
A.政策议程建立                                    B.政策议程规划
C.公共政策抉择                                    D.公共政策倡议
14.英国实行的三读审议程序是(        )
A.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B.决策过程的合法化
C.政策的法律化                                    D.决策主体的合法化
15.政策立法的主体为(        )
A.立法机关、司法机关
B.司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
D.立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16.由国家和社会主体共同构成的,并由利益驱动的是(        )
A.“铁三角”                                          B.政策构建网络
C.“支持联盟”                                      D.政策共同体
17.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萨巴提尔提出了政策执行中的(        )
A.过程模型                                           B.博弈模型
C.循环模型                                           D.综合模型
18.制造舆论与说服教育属于政策执行中的(        )
A.政治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思想引导手段
19.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现象反映的是(        )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附加式政策执行
C.残缺式政策执行                                 D.替代式政策执行
20.政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        )
A.政策效果                                           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                                           D.政策效率
21.在政策评估中,最重要的评估方式是(        )
A.事前评估                                           B.执行评估
C.事后评估                                           D.内部评估
22.德尔菲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中的(        )
A.价值分析                                           B.可行性分析
C.辩证分析                                           D.创造性分析
23.在政策分析中,定性方法通常使用于(        )
A.规范化政策分析和非规范化政策分析
B.战略性政策分析和规范化政策分析
C.战略性政策分析和非规范化政策分析
D.非规范化政策分析和非战略化政策分析
24.从组织功能看,政策研究组织的目标是(        )
A.改进政策制定                                    B.推动政策执行
C.监督政策运行                                    D.提出政策倡议
25.侧重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是(        )
A.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                      B.沃尔夫分析模式
C.邓恩分析模式                                    D.琼斯分析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的研究课题偏重于(           )
A.伦理取向                                           B.管理取向
C.行为主义取向                                    D.政府改革取向
E.政府取向
27.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包括(           )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28.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西奥多·洛维的政策分类包括(           )
A.分配性政策                                        B.限制性政策
C.调节性政策                                        D.自我调节性政策
E.再分配性政策
29.决策子系统在公共政策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包括(           )
A.确认政策问题                                    B.明确政策目标
C.组织政策方案设计                             D.负责备选方案的选择
E.负责备选方案的最终确定
30.政策执行手段包括(           )
A.文化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
E.思想引导手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政策系统研究需要重视的问题。
32.简述阶段性政策周期所包含的阶段。
33.简述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34.简述政策执行过程包含的环节。
35.简述政策评估的用途。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理性主义模型及其所受到的批评。
37.试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依据和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8.案例:从2003年8月开始,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环境整治工程。2005年2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开工。3月22日,在北京开会的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张正春在圆明园游览时,发现了圆明园的湖底都铺上了防渗膜,张教授认为这项工程会破坏圆明园的生态环境,于是将此事公诸于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此后越来越多的生态专家和环保人士对工程提出质疑。在此期间,防渗工程仍在继续,并且已经接近尾声。
由于这项工程在开工前没有向国家环保总局递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4月1日,环保总局正式通知圆明园停工,依法补办有关审批手续。当天下午,工程停工。按照有关规定,圆明园湖底防渗项目是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建设,环境敏感度高,需要举行听证会。
4月13日上午9点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楼多功能厅召开,从11岁的“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小记者,到83岁高龄的著名院士吴良镛,以及众多的环境、园林和生态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内的73位代表出席。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半,这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行的公众听证会,持续了近5个小时,中间出现了圆明园主任中途离席,区政府代表一言不发,73人在一个上午全部发言,圆明园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环保局、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以及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水务局无人出席等现象。会议全程直播,整个听证会给电视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激烈的辩论。
试从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角度,评析该事件。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提出“国待农耕而富,主待农战而尊”的政策主张的政治家是(      )
A.商鞅                                            B.诸葛亮
C.李世民                                         D.李斯
2.《国富论》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发展为一种完整的体系。这本书的作者是(      )
A.韦伯                                            B.马克思
C.克劳塞维茨                                  D.亚当·斯密
3.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这就是(      )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政策系统
4.强调公共政策在本质上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政策的理论模型是(      )
A.政治系统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理性主义模型                              D.精英模型
5.混合扫描模型的提出者是(      )
A.洛克                                            B.培根
C.埃齐奥尼                                     D.西蒙
6.在美国,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司法决策                                     B.政党政策
C.国会立法                                     D.行政决策
7.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属于后者的一种基本类型
B.后者是属于前者的一种基本类型
C.二者互不隶属
D.二者互相排斥
8.决定公共政策性质的核心因素是(      )
A.国家结构及其关系模式
B.决策权的归属、分配及其使用状况
C.决策者的人数多少及其地位关系
D.国家的政体形式
9.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是(      )
A.信息子系统                                  B.执行子系统
C.决策子系统                                  D.监控子系统
10.代表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利益,核心目标并不在于上台执政,但竭力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是(      )
A.政党                                            B.法院
C.政治领袖                                     D.利益集团
11.公共政策问题一定是(      )
A.已经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B.尚未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C.不需要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D.没有引起公共权力机关注意的公共问题
12.下列不属于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的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集团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动员模型
13.政策方案设计中的灵魂是(      )
A.方案的综合性                              B.方案的创新性
C.方案的独立性                              D.方案的方向性
14.政策议程通常可分为(      )
A.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                    B.系统议程和公众议程
C.政府议程和国会议程                    D.政府议程和非政府组织议程
l5.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规划的明显特征在于(      )
A.增加规划主体                              B.提出解决办法
C.实现利益补偿                              D.延长规划时间
16.政策执行的循环模型又称(      )
A.互动理论模型                              B.琼斯模型
C.雷恩一拉宾诺维茨模型                D.马尔科夫模型
17.最基本的政策执行资源是(      )
A.执行保护                                     B.经费和人力
C.信息                                            D.方案和目标
18.下列关于政策监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政策监控的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
B.政策监控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
C.司法机关和利益集团都可以对政策进行监控
D.政策监控只存在于政策执行阶段
19.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      )
A.结构分析                                     B.功能分析
C.系统分析                                     D.过程分析
20.政策控制的根本标准是(      )
A.政策目标                                     B.政策效益
C.政策质量                                     D.政策方案
21.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      )
A.激进性的                                     B.渐进性的
C.断裂性的                                     D.突变性的
22.造成不良社会后果的政策僵化现象来源于(      )
A.政策的终结                                  B.政策的调整
C.政策的变动                                  D.政策的持续
23.不属于公共政策分析的创造性分析方法的是(      )
A.个人判断法                                  B.德尔菲法
C.脚本写作                                     D.排队论
24.头脑风暴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的(      )
A.现代定性方法                              B.定量方法
C.系统分析方法                              D.辩证分析方法
25.通过自上而下的思维角度进行的政策咨询是(      )
A.政策信息咨询                              B.政策反馈咨询
C.决策咨询                                     D.民意咨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贡献有(        )
A.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
B.将战略要素进行区分
C.强调战略决策应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提出了价值无涉的观点
E.主张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27.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        )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后现代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28.下列关于决策体制的选项中,属于首长制的是(        )
A.神权制中的宗教领袖                    B.王权制中的专制君主
C.现代美国的总统制                       D.原始民主制
E.人民代表大会制
29.公共政策目标按其服务的主体是普通大众还是少数人群体,可分为(        )
A.元目标                                         B.公益性目标
C.实质性目标                                  D.特殊性目标
E.象征性目标
30.按照发生在政策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可把政策控制划分为(        )
A.目标控制                                     B.预先控制
C.效力控制                                     D.同步控制
E.反馈控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公共政策抉择合法化的内容。
32.简述在公共政策问题分析中运用类别分析法时应注意的原则。
33.简述国家、政府和公共政策的相互关系。
34.简述公共政策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
35.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举例说明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7.试述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分类、步骤。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38.为了改革和加强车辆管理工作,同时充分体现机动车所有人选择号牌的个性意愿,依据《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00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安管[2002]85号),北京、天津、杭州、深圳作为首批四个试点城市,于2002年8月12日率先启用这种新式机动车号牌。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编排车号。个性化车牌一经推出就受到有车族的欢迎,投放头一周就发出了7000多份新车牌。但由于《通知》基本上没有对车牌的编码做出限制,于是象“CHN-001”、“USA-911”、“IBM-001”等被认为颇具“创意”的号码纷纷出炉,这引起了社会上的一片争议。8月22日,北京2002式机动车号牌突然暂停发放。8月23日,其他三个城市也因“系统技术故障”暂停发放新式车牌。个性化车牌在试行十天后匆匆收场。
请回答:
(1)什么是政策终结?
(2)结合本案例,分析政策终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2.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西方思想史上两种主要的认识论是理性主义和【      】
A.后现代主义                   B.唯物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经验主义
3.政策宣传在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中属于【      】
A.核心概念                   B.次级概念
C.主要概念                   D.边际概念
4.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
A.理性主义模型               B.混合扫描模型
C.集团模型                   D.渐进主义模型
5.“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      】
A.公共政策                   B.政策
C.决定                       D.决策
6.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      】
A.咨询子系统                   B.信息子系统                  
C.监控子系统                   D.反馈子系统
7.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
A.互适模型                   B.循环模型
C.综合模型                   D.博弈模型
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所采取的试点评估法属于【      】
A.“前—后”对比法                   B.“投射—实施后”对比法
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       D.“有—无政策”对比法
9.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      】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确定型政策                   D.不确定政策
10.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
A.多角度分析法                 B.原因层次分析法
C.类别分析法                   D.边界分析法
11.从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角度看,教育政策属于【      】
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                   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
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12.将公共政策运行系统分为七个功能活动环节的是美国学者【      】
A.拉斯韦尔                   B.安德森
C.凯尔曼                     D.布坎南
13.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属于【      】
A.外在创始模型               B.进入模型
C.动员模型                   D.内在创始模型
14.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C.全局化                   D.多元化
15.预测性政策评估方法中的直觉预测法是指【      】
A.德尔菲法                     B.时间分析法
C.序列分析法                   D.投入—产出分析法
16.西方国家奉行的“三读”程序属于立法系统中决策程序的【      】
A.提出议案环节                   B.审议议案环节
C.通过议案环节                   D.公布政策环节
17.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控
18.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属于【      】
A.政策执行                   B.政策制定
C.政策过程                   D.政策变通
19.在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提出过程模型的学者是【      】
A.麦克拉夫林                   B.米特
C.史密斯                       D.拉宾诺维茨
20.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是【      】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控
21.在政策终结的对象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      】
A.计划的终结                   B.政策的终结
C.功能的终结                   D.组织的终结
22.侧重从政策信息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模式是【      】
A.沃尔夫分析模式                 B.麦考尔分析模式
C.韦伯分析模式                   D.邓恩分析模式
23.民众的支持属于政策执行外部环境中的【      】
A.自然环境                   B.政治环境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2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映了公共政策的【      】
A.普遍性特征                   B.权威性特征
C.预见性特征                   D.稳定性与变动性特征
25.“我们能够做什么”是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      】
A.价值分析                   B.可行性分析 
C.超理性分析                 D.创造性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          】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后现代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27.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构成主要包括【          】
A.党的政策                   B.行政决策
C.立法决策                   D.人大决策
E.司法决策
28.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
A.政治领袖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C.民意代表、大众传媒         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E.政府部门
29.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
A.辩证性                   B.主观性和人为性
C.关联性                   D.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E.历史性与动态性
30.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
A.合并                   B.替代                   C.革新
D.分解                   E.缩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古代政策研究没有形成独立学科的原因。
32.简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3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34.简述政策评估的用途。
3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结合实际分析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37.试结合实际分析政策执行时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变通时需注意的要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8.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指导全国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总结了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是指导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全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确定了方向。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在中国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公费医疗”、
“劳保医疗”改为社会医疗保险;将国家(企业)对职工的医疗保险负“无限责任”改为负“有限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基本水平、广泛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二是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三是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四是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五是加快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另外还特别注意解决一些人员和弱势群体的医疗待遇问题。如离休人员、老红军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不参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关的医疗待遇保持不变,医疗费用仍实行实报实销,所需费用按原渠道解决。
    从1998年底下发《决定》到2000年6月底的一年半时间,全国出台实施方案的地级统筹地区有252个,占地级统筹地区的近73%;已经启动实施的地级统筹地区有146个,占地级统筹地区的42%;另有100多个县启动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近1400万。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试从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入手,评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这项公共政策。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政策构想是(   )
A.有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B.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C.无所作为的政策构想                                  D.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2.美国最高法院是公共政策的(   )
A.间接制定者之一                                         B.直接制定者之一
C.唯一制定者                                                D.咨询机构之一
3.公共政策研究组织起作用的方式是(   )
A.代替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B.领导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C.召集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D.帮助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4.决策咨询是(   )
A.自下而上的政策咨询                                  B.反馈政策咨询
C.自上而下的政策咨询                                  D.横向政策咨询
5.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超理性过程基本上是(   )
A.逻辑过程                                                   B.非逻辑过程
C.直接过程                                                   D.间接过程
6.在公共政策分析活动中,随机分析方法和技术一般应用于(   )
A.确定型政策分析                                         B.不确定型政策分析
C.政策的定性分析                                         D.政策的模糊分析
7.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   )
A.定量分析                                                   B.超理性分析
C.定性分析                                                   D.辩证分析
8.在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中,政府的政策往往随着政党的轮换更替而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这种现象属于典型的(   )
A.阶段性政策周期                                         B.功能性政策周期
C.反复性政策周期                                         D.原因性政策周期
9.最早提出阶段性政策周期理论的是(   )
A.G·D·布鲁尔                                           B.P·德龙
C.C·O·琼斯                                               D.安德森
10.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指的是(   )
A.政策均衡                                                   B.政策调整
C.政策持续                                                   D.政策终结
11.“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   )
A.决策现代化                                                B.本土化
C.民族化                                                       D.科学决策
12.价值分析的关键环节是(   )
A.制定改进方案                                            B.实施改进方案
C.评价改进方案                                            D.选出最优方案
13.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兴起于(   )
A.20世纪30~4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70~80年代
14.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   )
A.组织理论                                                   B.交易理论
C.因果理论                                                   D.制度选择理论
15.“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是一种典型的(   )
A.政策修正                                                   B.执行再决策
C.政策变通                                                   D.政策替代
16.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监控
17.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规划的明显特征在于要(   )
A.提出对于人们感知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意向
B.提出对于人们感知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标准
C.提出对于人们感知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
D.提出对于人们感知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目标
18.在内阁制下,行政首长不能单独做出任何决策。必须与行政首长一道集体决策的是
(   )
A.议员                                                          B.内阁成员
C.幕僚                                                          D.法官
19.公共政策分析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过程。通常包括(   )
A.政策问题分析、政策方案分析和政策执行与结果分析
B.政策问题分析、政策方案分析和政策评估分析
C.政策方案分析、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执行分析、政策评估分析
20.法定的政策主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的过程是(   )
A.政策规划                                                   B.政策执行
C.政策宣示                                                   D.政策决定
21.现代政府的基本活动方式就是(   )
A.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B.制定和评估公共政策
C.制定法律                                                   D.管理社会
22.在美国,公共政策等于(   )
A.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B.政党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C.立法决策+司法决策+外交决策                D.政党决策+立法决策+司法决策
23.公共选择理论的建立者之一是(   )
A.德洛尔                                                       B.拉斯韦尔
C.马克斯·韦伯                                            D.布坎南
24.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   )
A.政治系统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混合扫描模型                                            D.最佳分析模型
25.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
A.拉斯韦尔                                                   B.默顿
C.申农                                                          D.马克斯·韦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按照琼斯的观点,在任何政治系统中,都存在两种层次的政策合法化,这两种层次分别是(     )
A.为政策建议争取媒体支持的过程
B.政治系统统治正当性的过程
C.政策获得法定地位的过程
D.选择一项政策建议的过程
E.将政策建议作为一项既定行动方案的过程
27.衡量公共政策质量高低的主要要素是(     )
A.外部环境的认同程度                                  B.公共政策主体的合法化程度
C.公共政策的合理性程度                              D.公共政策的可行性程度
E.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28.科学的政策评估一般来说包括(     )
A.评估反馈阶段                                            B.评估总结阶段
C.评估准备阶段                                            D.评估实施阶段
E.评估分析阶段
29.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主要有(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执政党组织                                                D.智囊团
E.某些领袖人物
30.公共政策在其形成中要受到诸多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因素是(     )
A.国家结构                                                   B.政治体制
C.利益集团                                                   D.社会组织
E.政府体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试述政策均衡的特征。
32.试述政策法律化的含义。
33.简述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上的主要成就。
34.试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35.简述公共政策预测的含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途径。
37.试论公共政策分析中精英模型的主要作用及其受到批评的原因。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8.  城市里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入学难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这些孩子成为新文盲,将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仅在××市,这些孩子的数量就将近20万人。
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1998年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提出“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流出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人头经费按户籍划拨,外来工所在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外来务工者子女的教育经费,所以××市这些流动学龄儿童就学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绝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只能到打工者自己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这一问题也得到媒体的关注。不少记者深入到××市外来人口聚居地采访,向社会反映打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和未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等具体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指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并提出政策建议。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说:“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以进入公立中小学为主。另外,要采取多种入学形式。”
这些具体问题进而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4月3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转发了该市教委《关于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为解决上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试从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是如何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
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______。
2.“上下来去”决策模型具有容纳性和______。
3.决策子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______系统,它由拥有决策权的组织机构或个人组成。
4.国家能力决定着公共政策的______。
5.______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
6.“土政策”是______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7.系统议程又可称为______议程。
8.公共政策经合法化过程确定并公布之后,即进入了______阶段。
9.根据再决策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的哪一个阶段,可以将政策执行再决策划分为______和反馈再决策。
10.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多元化,不少国家通常采取______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
1.以色列学者德洛尔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混合扫描模型
2.政策执行成为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20世纪(     )。
A.60年代以后                B.70年代以后
C.80年代以后                D.90年代以后
3.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其中程序性政策又被称为(     )。
A.例行政策                B.确定型政策
C.积极政策                D.实质性政策
4.通过政治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公民是(     )。
A.马寅初                B.拉斯韦尔
C.西蒙                  D.马丁·路德·金
5.用“博弈”论来分析政策执行,其主要代表是美国公共政策学者(     )。
A.史密斯                B.麦克拉夫林
C.巴德克                D.萨巴提尔
6.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分法是(     )。
A.边界分析法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政策法律化的主体只有立法机关
B.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C.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D.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是立法机关和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那些行政机关8.政策执行过程中操作性、程序性最强,涉及面最具体、最广泛的一个环节是(     )。
A.政策宣传                B.政策分解
C.物质准备                D.全面实施
9.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常见的(     )。
A.专家会议法                B.个人判断法
C.脚本写作                  D.对策论
10.正确的政策变通的形式是(     )。
A.求形似,不求神似
B.求神似,去形似
C.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
D.随心所欲式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       )。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后现代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2.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
A.行政法规                B.行政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决议和命令
3.决策子系统的最基本特征是(       )。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稳定性                D.预见性
E.主导性
4.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变量为(       )。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关
C.执行原则                D.目标群体
E.环境因素
5.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领导体制有以下几种模式?(       )
A.直线型                B.职能型
C.直线参谋型            D.双重领导型
E.矩阵型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
1.政策评估
2.政策变通
3.公共政策控制
4.过程对比法
5.政策终结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
1.简述公共政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
2.简述政策均衡的特征。
3.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
4.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5.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1.联系实际,论述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障碍。
2.联系实际,论述公共决策咨询的必要性。


日期:2007/3/8
编辑:达德教育
来源:www.dadeedu.com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相关链接: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升医学综合法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7]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7]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7]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7]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7]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7]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7]
2013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政治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7]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6]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高起点英语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6]
201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4/9/26]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2014/8/18]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20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