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十六大资料


发布时间:2007/6/30     发布地区:达德教育     信息来源:www.dadeedu.com/gz    

 

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资料

    根据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分别在各章中增加以下考核内容:

    一、关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中共十六太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2)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4)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三、关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2.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四、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

    只有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战略举措。

2.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五、关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根据邓小平规划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已进入实现“第三步”,即在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为此,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是:(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4.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

    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

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七、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

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八、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分配制度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6)推进司法体制改革。(7)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8)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9)维护社会稳定。通过这九项任务的完成,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十、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 朽文化。

    3.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才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1)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大力发层教育和科学事业。(4)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5)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一,关于我国的外交战略与对外开放

    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月的崇高事业。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十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  

    2.实施“‘国两制”对台湾的四大好处,即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十三、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1.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的规律性结论。

    2.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即“四个一定要”:(1)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2)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3)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4)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3.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六项具体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人开展反腐败斗争。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邓小平理论概论》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资料

    一、关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讲话》在回顾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历程后,系统阐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

      1.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总结历史,观察现实,针对问题,前瞻未来,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性的行动指南。

  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讲话》阐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为此,必须明确: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方面的论述·。、《讲话》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2.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内涵。《讲话》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讲话》特别强调,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方面的论述。《讲话》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这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具体化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是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四、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观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真正把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就必须着眼于实现最高纲领的未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最低纲领。在当前,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努力实现“十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是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最好体现。   

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 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七、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   

    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2.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    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与工   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   

    八、关子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二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在新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

    2.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一定要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必须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日期:2007/6/30
编辑:广州达德教育
来源:www.dadeedu.com/gz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相关链接:

2008年4月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时事政治   [2008/4/17]
2008年4月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时事政治   [2008/3/21]
2008年1月《邓小平理论概论》时事政治参考资料   [2008/1/4]
2008年1月《邓小平理论概论》时事政治参考资料   [2007/12/28]
《邓小平理论概论》十六大资料   [2007/6/30]
《邓小平理论概论》重难点解答   [2007/6/30]
《邓小平理论概论》涉及的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   [2007/6/30]
《邓小平理论概论》总复习资料(07年7月)   [2007/6/30]
《邓小平理论概论》晚班改课通知   [2007/6/27]
2007年7月考试《邓小平理论概论》时事政治精简版   [2007/6/21]
《邓小平理论概论》07年7月份考试时事政治   [2007/6/21]
2007年7月《邓小平理论概论》考试的“时事政治复习资料”   [2007/6/18]
关于《邓小平理论概论》本周上课地点安排   [2006/8/16]